CAD的簡要歷程
計算機輔助設計(CAD)是利用計算機強有力的計算功能和高效率的圖形處理能力,輔助知識勞動者進行工程和產品的設計與分析,以達到理想的目的或取得創新成果的一種技術。CAD應用從19世紀50~60年代開始起步,70~80年代快速發展,到90年代全面成熟和普及應用,CAD已經成為工業領域不可缺少的關鍵支撐工具。
我國CAD應用研究從80年代中后期開始,主要在大學開展研究,真正的應用是從1995年國家科委提出的“甩圖版”工程開始,我國的CAD應用進入快速推廣應用階段。并且從新千年開始,三維CAD主要在汽車、航天、航空行業逐步得到推廣,并以其性能優勢以及對汽車、航空、航天行業發展的適應性,三維CAD在這三個行業的應用占有率逐年提高,到十二五末(2015年),這三個行業已經以三維CAD應用為主。
受益于甩圖版工程,我國CAD從1996年開始也迎來了一波蓬勃發展的機會,以高校及專業研究所的技術為依托,誕生了一批國產CAD軟件公司:
機械行業主要有:清華天河、艾克斯特、高華(英泰)、中科院凱思軟件、大恒CAD、武漢開目、天喻、北航海爾(CAXA),以及金銀花三維CAD等軟件公司,工程建設行業主要有:天正、理正、PKPM、浩辰、博超等軟件公司。
國產化CAD替代的趨勢和現狀
CAD在我國經過20多年的應用推廣,對提高我國制造、工程領域的設計水平、以及制造和工程實施的質量、效率發揮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。CAD在全球已經形成一個穩定和完整的產業,從目前我國CAD應用的實際情況看,CAD產品與技術基本被國外壟斷:
高端三維CAD被西門子NC、達索CATIA、PTC(CREO)壟斷,中端三維CAD達索SolidWorks一家獨大,歐特克(Inventor)、西門子SolidEdge緊隨其后。
二維CAD領域AUTOCAD處于絕對的壟斷地位,其實際使用率在90%以上。2015年因為AUTOCAD開始走向訂閱,給CAD的國產化替代帶來了一定的機會,國內CAD平臺為主的公司借此迎來了快速發展機會:中望、浩辰兩家公司獲得快速發展。
目前活躍在國內機械行業的國產CAD軟件公司主要有CAXA、中望、浩辰、天河四家;其中CAXA、天河兩家一直專注于機械行業,中望、浩辰根基在工程建設按行業,最近10年在積極在向機械行業發展。
目前國產CAD軟件與國外對手相比:在三維CAD方面還存在極大的差距,二維CAD已經非常接近國外的CAD軟件并形成了各自的特色,目前機械行業四家CAD廠商有各自的優勢和短板:
CAXA:專注于機械行業,但圖形格式兼容性問題較大;
中望:二維CAD是基于ITC的開源代碼,ITC控制權在美國,存在較大風險;對制造業理解不深入;
浩辰:以前是ITC重要成員,CAD底層技術與ITC有重要關聯。
以上三個廠家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共性問題:其三維CAD與二維CAD完全是兩個體系,本身就存在兼容問題。
天河:20多年一直專注于機電制造行業,是機械CAD標準主導者。PCCAD在二維機械CAD擁有廣泛的應用基礎,是事實上的行業標準。同時天河多年來在CAD/CAPP/PLM/MES制造業數字化有多年深入積累,真正做到CAD不但為設計服務,更是為企業整體經營改善服務、全面數字化服務。
PCCADV21的特點
天河最新發布的新產品PCCADV21在集成原有優勢的基礎上又有重大改進:
1、PCCADV21支持雙平臺,完美替換AUTOCAD
這樣可以使設計人員專注于用PCCAD完成設計工作,而不用關心CAD平臺。PCCADV21在不改變設計人員工作習慣的基礎上,實現了歷史設計成果的完全繼承。幫企業實現無風險的CAD更換,徹底解決CAD版權問題。
1)數據格式一致
DWG,DXF格式完全一致,無感相互讀取編輯
2)操作習慣一致
CAD的基礎操作習慣,機械繪圖的操作習慣
3)集成接口一致
二次開發接口一致,PDM集成接口一致
2、企業在AUTOCAD上二次開發的軟件能快速移植到PCCADV21上;
3、天河PCCAD與主流PLM能深度集成
天河與主流PLM原廠商及其集成服務商都有合作,有很多案例能保證與現有PLM集成。
4、二維三維的融合
天河PCCADV21將三維CAD二維CAD完美地融合在一起,方便客戶使用,從各方面降低客戶成本。
5、人工智能應用
PCCADV21將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CAD中,進一步提高設計效率,使設計人員能更專注于產品創新。PCCADV21在人工智能應用方面處理國際領先,是其關鍵特色之一。
天河PCCADV21秉承了PCCAD中國機械CAD標準主導者的一貫優勢,可以完全替代AUTOCAD,PCCAD能不斷幫助設計人員更高效專注設計作品,PCCCAD相對更符合中國人自己使用。